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第一印象工作室青年教师参加学校“小夜宵”第二期研修活动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25日

7月23日晚上,学校“小夜宵”第二期研修活动在线上举行,学校青年教师周媛媛做了题为《以乐育劳,因悦而动——美育大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的专业成长分享,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冯卫东作为题为《优秀教师也是自己培养的》的专家讲座,第一印象工作室10多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研修活动。研修活动由工作室储姝老师主持,学校科研处处长施捷做精彩点评。

周媛媛老师以自己的作品《给世界一点颜色——劳动号子的赏析》为例,向老师们讲述了设计的背景、思路、过程,在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应全面贯彻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找到音乐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结合点,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培植劳动观念、体悟劳动情感、尊重劳动形象、传承劳动精神、参与劳动实践,把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贯穿于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最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冯卫东院长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向青年教师讲述了他的成长经历。从一开始写错别字的老师,到后来撰写的文章屡屡在报刊发表,一步步脚踏实地地从无名小卒成长为教育名师,成绩的背后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他的讲座条理清晰、生动有趣,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直透人心,从中得出“幸福教师”的“幸福密码”。他认为,优秀教师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下培养出来的,归根结底还是要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工作室成员心得体会

施强:冯院长是我高中的语文老师,再次聆听老师的讲课《优秀教师也是自己培养的》,深有感触,优秀的教师一定活在目标中,正是明确的目标与不懈的行动才让他从教师人群中脱颖而出;而一般的人,却只有愿望,没有行动,最终愿望也在时间变迁中被逐步消耗。我希望工作室的所有青年教师能够找寻目标,并付诸行动,也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优秀的职教工作者。

汤颖:这期青年教师研修活动为我们一线教师特别是年轻的一线教师的交流学习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忙碌着、劳累着,但却充实着、收获着,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周媛媛老师的分享,我深刻感受到年轻教师的活力和精气神对工作和周围其他人的影响之大。从课堂的热情洋溢延伸至课外乃至日常生活中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都可以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也能激励自己用极富热情的状态迎接每一天的教学工作。冯卫东院长作为一个奋斗了几十载的“过来人”用最鲜明生动的奋斗案例激励着我,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要勤奋地学、创新地教、养成写作的好习惯。给自己一个走出舒适圈的机会,去迎接多重挑战。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姜子重:通过“相信青年”青年教师“小夜宵”研修活动,我学习到了很多。艺术设计系年轻教师周媛媛老师通过分享自己实际比赛经历,告诉我们学科教育要与美育相融合。我不禁思考,对于机电专业学生而言,什么是美的?如何将这种“机电美”融入课堂教学。南通教师发展学院冯院长通过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成长值有“相对的”也有“绝对的”,只有从“别人的培养”变成“这个人自己的培养”,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徐蒙蒙:今年我33岁,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我还是青年教师,对于职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需要去摸索,去前进。正如马克思所说,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让我们谱写属于自己的青春辉煌吧!

吴君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既是对广大青年的谆谆嘱托,也是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身为青年教师,我们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之中,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不平凡的意义。

杨佩倩:昨晚在以“相信年轻人”为主题的研训中,有幸听了冯老师“优秀教师也是自己培养的”的讲座,在讲座中冯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他的发展之路,鼓励我们年轻人要多读、创新、勤写。在讲座的最后冯老师还与我们分享了“人是自己命运的设计者和创造者”这样一个观点,这让我意识到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老师、想有什么样的人生,这些都是由我们自己来创造的。虽然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努力追求完满的人生,这份努力会使我们有担当、会思考、懂感情,也会使我们更好地去认识、理解、把握人生,并创造出属于自己人生的精彩。

曹海欧:《优秀教师也是自己培养的》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的冯卫东院长通过自己的个人成长发展为切入点将相对抽象的“成长”概念,用具体的“相对成长值”和“绝对成长值”深入浅出地讲解成长的内涵。诚如冯院长所言,“别人的培养”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培养”,重视相对成长值更有利于实现自我的成长。深刻的哲理引起了全场教师的沉思。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应当有计划的培养自己的成长之路,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就应付出相应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