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源建设  >>  正文

讲座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29日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公益讲座讲稿

主讲:施强

一、研究的背景与价值: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省教研室从美国引进的一个已积累了二十年实践经验的中美合作课题,它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与操作体系,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责任、权力、公正、隐私等公民基本概念,培养具有爱国、爱他人、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等基本素养的合格社会公民。作为国家的一个合法公民,既享有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既享有国家和社会提供的资源和服务,又必须以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加强公民教育,增强人们的公民意识,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培养公民意识,也就是要培养人们能够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能够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能够具有对国家和社会的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这次参与“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的行动研究,对我校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是一次很好的契机,我们将以此为重点,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建构本校的公民教育体系。该项活动已在我校二年级以上学生中广泛开展,并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同与积极支持。

二、中西方公民教育比较

1.美国的公民教育与中国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

2.西方的德育与美国的公民教育

3.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案例讲解

4.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以及目的

5.中国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三、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六步骤


四、何谓公共政策

1.我对公共政策的定义

2.公共政策的基本要素

3.我修改后的公共政策定义

4.中国公共政策的制定

五、我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

(一)研究过程

2008年9月我与吴萍老师决定在校06级高职服装班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每次活动主要分为4个阶段:

1.组织班级学生探讨公共问题,思考个人研究的想法,并在集体开展选题的筛选与重组,形成研究的专题,设计研究方案;

2.根据研究方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访问等活动,收集资料;

3.各实验班级展示研究的材料,组织社区有关成员听取学生的研究报告,开展听证活动,将行动方案提交有关部门供决策参考;

4.在整个活动中,从问题选择、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到举行听证演示,所有过程由学生自主进行,老师担当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的角色。

根据活动计划10月份开始,我们在课上与学生一起探讨了关于我国的公共政策问题。通过课堂上集体讨论,我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公共政策,在此基础上,我为学生安排好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对学校进行了初步细致地观察调查。通过调查,学生普遍认为学校以及社会上很多青少年沉迷网络,由此引发的案件更是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只有一个想法:赶快行动!很快我们就开始了活动,活动研究的主题就是青少年沉迷网络,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有搜集青少年沉迷网络引发的案件,有搜集国家、地方、学校对于未成年人上网的相关政策,有积极走访派出所、社区、学校,采访了一些警察、居委会主任和校领导以及部门学生代表。

我又根据学生对“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问题”所进行的前期活动汇报情况,思考着如何实施第四步骤,如何真正把发现的问题得到真正的落实,如何完善我们研究的公共政策……经过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级群策群力,终于制定出了以下具体的行动方案:

1.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互联网,禁止青少年上网、进网吧,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关键是要使青少年能够正确认识互联网,能够合理地使用互联网,让网络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为此,只有通过家长、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的、不懈的努力,共同筑起网络道德有“防火墙”才能达到让中小学生放心使用网络的共同目的。

2.抓好学校信息课,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学校应注重抓好信息课教学,帮助中小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让网络真正应用到学生的学习中,如让学生利用网络会话、制图,让学生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写篇文章等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设立相关的电子资料室、学校局域网,以供那些喜爱电脑的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制作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给他们提供一个研究学习的宽松环境。

3.建立有效管理机制,规范网吧管理,鉴于网络的种种弊端,有莘莘学子的家长,要求关闭网吧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规范网吧管理,已成为了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正如一篇声讨网吧的檄文上说:“请放开你的黑手!不能为了满足你眼前的物质利益,用我们一代青少年的前途作赌注!”

4.培养正确使用网络的技能。例如,教会他们时间管理技术,制作上网时间提示卡片或运用闹钟定时,按照规定的时间及时下网;将网络的危害列在卡片上,放在显示器旁边,以随时自我提醒;制定学习及娱乐的计划安排,按着重要性进行排序,由家人或老师监督完成。如果靠自己不能控制上网的时间,可以采取求助家长到时提醒或给电脑设置密码的方式。

5.各级部门加强健康上网的宣传。唤起全社会对网络成瘾的关注,让人家来共同应对这个问题。可通过举办展览和公开讲座、设计宣传单、张贴健康生活小贴士等方法,以便青少年及其家长了解网络成瘾的症状和作简单的自我评估,获取处理网瘾的方法,并鼓励有需求的青少年寻求辅导人员协助。同时也可以在校园里张贴一些关于健康上网的宣传小标语,让人们能够时时保持警惕。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开设各种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多参加校园团体和社会活动。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充满活力、多姿多彩,让所有孩子的好奇心都得到满足、潜能都能得到发挥,避免脱离现实生活,到虚拟世界中寻求满足。

或许学生提出的行动方案并不那么十全十美,但我始终给予他们肯定,鼓励

他们在具体行动负责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展开协商,主动向他们提出我们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借助诚恳的态度和良好的口才及切实有效地方案,促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心甘情愿接受我们班级制定的政策方案。我们期待着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争取影响其相关职能部门,以便采纳班级支持的政策,将我们的方案落实到他们的工作中,延伸到他们的行动中。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问题得到改善——成了学生最大的期待。很多日子里,看着学生三个一帮、五个一群、十个一组,有计划有目的地走访学校办公室、高店派出所、社区居委会,文化局,努力与相关部门和相关负责人员协商,向他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反映活动中遭遇的困难,我内心无比欣喜。我相信:他们还会继续行动,直到把相关问题解决好为止。

最后我们0671班的学生以听证会的形式向全校进行汇报,召开听证会之前,精心制作了展板,如下:

展板一:问题透视


展板二:政策解析


展板三:焦点访谈


展板四:我们的方案与行动


此次听证会我们特别邀请了唐闸高店派出所刘警官,城东社区主任施勇主任,南通中专宋玖珣老师担任本次听证会的听证员,在听证会上,0671实验班的学生向听课老师和听证员们汇报了他们对于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研究内容,从分析问题入手,然后对现有政策进行分析,到焦点访谈,最后陈述方案和对策,并结合所制作的展板对青少年沉迷网络层层深入的分析,在现场,每组同学还回答了听证员的问题,全面展示了同学们的研究成果。这次听证会南通电视台《总而言之》栏目还进行了相关报道,在《总而言之》栏目组对学生采访的过程中,我再次欣喜地看到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我也再次领悟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所带来的成就感,本次听证会的成功举办也意味着我的校级微型课题《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与活动开展》顺利结题。

南通电视台《总而言之》节目播出文本


《莫让网络网住我们的一切》学校网站报道


校级微型课题结题证书


(二)活动的小结与反思

1.本项目研究的主要观点

(1)公民教育让学生更加自信

自从0671实验班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以后,每次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时,同学们争先恐后,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谈自己的想法,都认为自己的是最好的,也最值得研究的,就连平时的调皮鬼也积极参与,总想表现自己,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可爱,也让我发现了调动学生内在潜能的方法,同时也说明了这项活动深得学生喜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这不正好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一个渠道吗?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各个小组制定方案后,马上走访相关部门,搜索相关资料,这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无形中给了学生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又一次展开了自信的翅膀。

在听政会的前夕,各个小组认真制作展板,由于他们有很好的意识和比较强的动手能力,事先对展板作了精心设计,使得展板能圆满地制作完成,不管是色彩、内容、布局都相当满意,受到了广大老师同学的好评。听政会的陈述词同学们又集思广益反复修改,总结希望做得最好。同学们牺牲了多少个休息时间,在小组中模拟、在班上模拟,一次次的锻炼让他们更加成熟,更加自信,更加感到学习的重要性。

(2)公民教育强调学生实践

“公民教育”活动的本质就是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运用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从中发现一些不和谐的东西,从而引发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激发起学生试图解决问题的冲动。

在这一实践环节中学生初步学会了观察社会现象、与人沟通协调、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辛勤劳动方能成功等情感方面的东西,同时也逐步懂得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一定程度上也检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3)公民教育重在过程参与

“公民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求学生应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逐步形成按规律办事的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和亲身实践,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但不可否认的是以现在中专生的阅历经验、知识结构、基本技能、工作能力、解决方法以及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信息)等等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学生所观察社会的眼光难免稚嫩、选择课题的目标难免短浅、解决问题的方法难免肤浅、行动计划的实施难免搁浅……学生善良、纯朴、稚嫩的想法和行动都是积极向上、无可厚非和可以包容的,即使从立题、到分析论证、以及最后的行动计划方案,可能会存在某些缺憾、不足、甚至是错误,但是应当肯定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索热情,认可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精神,引导他们逐步以理性的眼光看待社会,逐步养成积极地生活态度。

(4)公民教育注重反思学习

“公民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直面现实的社会问题,亲身参与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工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健康、积极、互助的人生态度,帮助他们逐步成长为‘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的公民,有利于学生健康、顺利地融入社会。”

作为教育部门对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评价,不能片面理解为行政部门对学生选题的重视程度、对行动方案的采纳与否等表面现象的认可,而要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角度去理解活动的成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对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剖析和反思,大到对国家发展、社会现象、人生信念的深层理解,小到对为人处世、细微情节、点滴小事的切身感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成长。

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了解知识海洋是广博的、人类经验也是无尽的,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不懈地努力学习,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将之内化为自身的能力,更好的生活、更多的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2.活动开展所产生的效果

(1)对学生学习方法有新的更深的感悟。

激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思维由单一逐渐严密。

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多样并快速。查找资料渠道由单一的书籍、报刊逐步向网络、周边学者等。

(2)从多层面培养学生的情商。

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强。学生与人交往中由紧张、胆小、语言生硬、结巴到勇敢、大方、语言婉转、流畅。

学生吃苦耐劳、认真的品质得到培养。

学生安全意识提高。

(3)参与次项活动,学生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问题的多样性。对社会上的人提高了警惕。在外出活动中,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来抵御来自环境、和社会的危害。

(4)作为公民的意识增强。

公民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公民意识的、尊纪守法、有责任感的社会人。在次项活动中学生发现社会问题,了解相关法规等。通过活动学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学生公民意识增强了。

总之,公民教育带给学生不同的人生体验,这份酸甜苦辣会永远铭记在学生心中。

3.活动开展存在问题

从总体上讲这一次公民素质教育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收到了意外的效果。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经验不足,我班的研究课题偏难、偏大,调查采访困难多,一些重要的资料没能采集到。

(2)学生的年龄太小,归纳能力不足,思想还不够成熟,对问题的理解还达不到所需的深度;所取素材不能完全紧扣主题。

(3)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整理能力还很低,在整个过程中,脱离不了老师的指导或参与。

/uploadfile/2019/0509/20190509053314225.ppt

/uploadfile/2019/0509/20190509053314809.doc